浣溪沙

铃语郎当梦未销。
歌残玉树又南朝。
空林何处觅完巢。
炼石纵教天可补,载舟终虑水能骄。
楚囚燕客两无憀。

现代解析

这首《浣溪沙》用生动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上阕以"铃语郎当"开篇,用风铃摇晃的声音暗示时代动荡不安。"梦未销"三字点出人们还沉浸在虚幻的繁华中,而"歌残玉树又南朝"则用南朝陈后主沉迷《玉树后庭花》的典故,暗指统治者醉生梦死导致亡国。"空林何处觅完巢"以鸟儿找不到完整巢穴为喻,展现乱世中百姓无处安身的困境。

下阕转入更深层的思考。"炼石纵教天可补"化用女娲补天的典故,说即便有补天之能,但"载舟终虑水能骄"又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比喻,指出民心向背才是根本。最后"楚囚燕客两无憀"用两种漂泊者的形象(楚囚指俘虏,燕客指游子),道出无论何种身份,在乱世中都同样彷徨无助的悲凉。

全词通过历史典故和自然意象的层层叠加,将个人命运置于时代洪流中审视,既有对统治者昏聩的讽刺,也饱含对百姓疾苦的同情,更透露出一种看透历史循环却无力改变的苍凉感。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能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人生的无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