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江南景色,同时暗含人生感慨,语言生动,画面感强。
开头用鹁鸪鸟争鸣、燕子育雏、柳絮飞舞等典型春景,营造出热闹又稍显凌乱的暮春氛围。"短麈"(拂尘)被飞絮缠绕的细节,暗示诗人正陷入沉思时被春景打扰。
中间四句通过桃花、红雨(落花)、春水等意象,展现春光的流逝。桃花"且向人"似在挽留,但东风无情卷走落花,江水渐涨漫如天际,暗示美好事物终将消逝。石城边突然出现的船夫呼唤,打破了静谧,带来一丝人间的烟火气。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举杯苦笑,联想到汉代扬雄因识字做官却遭祸(投阁的典故),道出知识分子的无奈:读书明理反而带来痛苦。这种感慨与前面春光易逝的描写形成呼应,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悲叹。
全诗妙在将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自然融合,飞絮、落花等意象既是实景,又象征人生际遇,最后用历史典故点题,让普通的春景描写有了思想深度。语言明快却余味悠长,展现了宋代文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沉的生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