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肠河吊古

羊肠之河羊肠坡,山回路转高嵯峨。河中之水有遗恨,触石冲厓生白波。

闻昔蠢苗犯边鄙,封豕长蛇恣吞噬。三军食尽胥沦亡,斗大孤城竟何恃。

元戎率众西南来,威如罴虎声如雷。倒悬欲解一方急,大剪丑类歼渠魁。

柰何将骄师不律,到此仓遑遭覆没。当时积血膏野草,至今白石堆残骨。

山自青青水自流,英雄此恨何时休。古来兵事贵持重,方叔成功有壮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名为《羊肠河吊古》,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羊肠河一带的历史故事。整首诗通过描绘地理环境和战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一次战役的感慨和反思。

地理环境

羊肠河蜿蜒曲折,山坡陡峭,河水奔腾。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观的描写,给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

历史背景

诗中提到了“蠢苗犯边鄙,封豕长蛇恣吞噬”,这里借用了古代的比喻,来形容敌人的侵扰。这样的侵扰导致三军粮草耗尽,孤立无援的城池无奈自守。

英雄形象

元帅率领大军从西南方向来援救,他的气势如猛虎一般,声音轰鸣。这种描述突显了英雄人物的勇敢和决心。

调兵遣将的失败

然而,由于军队纪律不严和将领骄傲,导致最后的失败,元帅和士兵们在战场上流血牺牲,尸骨散落在荒草之中。这反映了战场上的复杂情况和决策失误的严重后果。

诗人的情感

诗人借着对战场的描写,表达了对英雄无谓牺牲的哀悼,以及对战争中纪律不严导致悲剧的深刻反思。诗中的“山自青青水自流,英雄此恨何时休”表达了对英雄壮志未酬的无限惋惜和对历史教训的深深思索。

结尾的启示

最后两句“古来兵事贵持重,方叔成功有壮犹”提醒人们,战争中最重要的就是小心谨慎,把握好时机。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也是一次对现代战争反思的召唤。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传递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和对战争教训的反思,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和对未来的警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