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中多蛇时复入室作驱蛇行

百年灌木荒江宅,币地蓬麻少行迹。门外千崖积石高,中有虺蛇长挂壁。

朝来入室惊始见,驱吓儿童愁婉娈。小蛇扑杀三四馀,大蛇奔窜犹睢盱。

我今寄食走穷谷,常恐失身为汝狙。人言此物足奸诡,伺影闻声巧莫比。

过首容身吾未能,草动风摇尔何喜。妻孥爱我劝我还,我笑不顾心悢然。

丈夫一举动寥廓,骑龙刺兕当攀天。纵无三尺追汉祖,笏击犹期孔道辅。

扫除奸凶净六合,幺么岂足污砧斧。深山自是多魑魅,道路仍闻足豺狼。

手中利剑思一鸣,天上威弧会须怒。蛇乎蛇乎当远去,草间窃活吾羞汝,明日九关诛猰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被蛇侵扰的荒凉住所,通过驱蛇的经历抒发了诗人不甘平庸、志在扫除奸恶的豪情壮志。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环境描写(前四句):用"百年灌木""币地蓬麻"等意象勾勒出荒芜的住所环境,门外高崖和挂在墙上的长蛇更添阴森氛围。

2. 驱蛇经历(中间部分):生动记录了清晨发现蛇入室的惊慌场景。诗人处理果断,小蛇直接打死,大蛇被赶跑还回头瞪眼("睢盱")。这里用蛇隐喻奸邪小人,表达了对暗中使坏之人的警惕。

3. 壮志抒怀(后大半部分):诗人表示虽然处境艰难,但胸怀大志。用"骑龙刺兕"等豪迈意象,表达要像古代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抱负。最后以"诛猰貐"(神话中的恶兽)作结,再次强调要铲除世间奸恶的决心。

艺术特色:
- 由小见大:从日常驱蛇小事引申出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 善用对比:荒凉环境与豪情壮志形成强烈反差
- 形象生动:"大蛇奔窜犹睢盱"等描写如在目前
- 用典自然:汉高祖、孔道辅等典故用得恰到好处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身处逆境仍不改其志的精神力量,诗人把对现实的不满转化为扫除奸恶的决心,展现出古代文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