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宁羌州(今陕西宁强县一带)的山水田园风光,充满自然野趣和农耕生活的烟火气。
前两句用"不过金牛峡,安知此地平"制造悬念——只有穿过险峻的金牛峡,才能发现这片豁然开朗的平坦土地。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写法,让读者跟着诗人一起体验发现世外桃源的惊喜。
中间四句像一组风景镜头:"乱峰簇拥"展现群山环抱的地势,"数亩纵横"突然切换到平整的农田;"柳暗花明"用明暗色彩对比,描绘出绿柳成荫、野花灿烂的田园画卷。"鱼凫国""羊鹿坪"这些充满原始气息的地名,暗示这里仍保留着淳朴的自然风貌。
最后两句最生动:连日山雨让土地湿润,田间不时传来农夫吆喝耕牛的声音。这个"叱牛声"的细节,把静态的风景画瞬间点活,让人仿佛闻到泥土气息,听见山谷回响的乡音,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从险峻峡谷切换到平缓盆地,从苍茫群山聚焦到具体农田,最后用声音收尾,层层推进中展现了中国乡村特有的宁静与生机。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光影、声音的细腻捕捉,自然流露出对这片土地的喜爱。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