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旧诗六首 其三 先辈杨中丞子任
杨子青云彦,屡出佐明后。
昭毅昔论交,垂髫至白首。
树德于其躬,莠言不出口。
闽海同分符,阃藩并结绶。
堂上考大吕,幕下问小友。
眷顾成绸缪,乃与缔孙偶。
尺书付浮沉,竟执富儿帚。
感怀著斯章,冥冥非吾负。
昭毅昔论交,垂髫至白首。
树德于其躬,莠言不出口。
闽海同分符,阃藩并结绶。
堂上考大吕,幕下问小友。
眷顾成绸缪,乃与缔孙偶。
尺书付浮沉,竟执富儿帚。
感怀著斯章,冥冥非吾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老朋友杨子任的深情回忆,主要表达了对两人真挚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前四句说杨子任是杰出人才("青云彦"),多次辅佐贤明君主。两人从少年时代就相识("垂髪"指孩童发型),直到白发苍苍依然保持友谊。"昭毅"可能是杨子任的谥号或尊称,显示他正直刚毅的品格。
中间六句回忆两人共事的经历:杨子任品德高尚("树德"),从不说人坏话("莠言不出口")。他们曾在福建沿海("闽海")和军营("阃藩")一起当官,杨子任在公堂上严肃办公("考大吕"指校正音律,比喻处理政务),私下却把作者当知心朋友("小友"是长辈对晚辈的亲切称呼)。
最后六句写两家联姻("缔孙偶"指结为亲家),但后来失去联系("尺书付浮沉"),杨子任似乎选择了富贵之路("执富儿帚")。作者感慨写下这首诗,表明自己问心无愧("冥冥非吾负")。
全诗通过具体生活细节展现友谊的珍贵,既有对往昔情谊的怀念,也有对朋友选择不同人生道路的复杂心情,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
张元凯
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