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高都宪父母七十
贵溪之山凌紫虚,一双彩凤山中居。
呼吸三气吞华腴,翱翔千仞超尘污。
从教沧海成丘墟,雄鸣雌应长康娱。
孕秀还生瑞世雏,九苞文彩春华敷。
朝阳碧梧千万株,春风满地阴扶疏。
凤雏高飞栖碧梧,长鸣喜听谐笙竽。
好音终始期不渝,唤回四海为唐虞。
双凤之心当益愉,遐龄应与乾坤俱。
呼吸三气吞华腴,翱翔千仞超尘污。
从教沧海成丘墟,雄鸣雌应长康娱。
孕秀还生瑞世雏,九苞文彩春华敷。
朝阳碧梧千万株,春风满地阴扶疏。
凤雏高飞栖碧梧,长鸣喜听谐笙竽。
好音终始期不渝,唤回四海为唐虞。
双凤之心当益愉,遐龄应与乾坤俱。
现代解析
这首《寿高都宪父母七十》是一首祝寿诗,用神话中的凤凰比喻高都宪的父母,赞美他们的品德和家庭福泽。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六句)
诗人用"彩凤"比喻高都宪的父母,说他们像住在贵溪仙山的神鸟凤凰,呼吸天地精华,超脱世俗。即使沧海变桑田(暗喻世事变迁),这对凤凰依然恩爱相伴、快乐生活。这里通过神话意象,把普通老人升华成神仙眷侣,既赞美他们的长寿,也暗指他们品格高洁。
第二部分(中间四句)
写这对凤凰生下了优秀的后代("瑞世雏"指高都宪)。用"九苞文彩"形容孩子像小凤凰一样羽毛绚丽,暗指才华出众;"碧梧"是凤凰栖息的梧桐树,比喻高家优越的环境。孩子如凤雏高飞,在春风中鸣叫应和着笙竽(古代乐器),暗指事业有成、光耀门楣。
第三部分(最后四句)
表达祝福:希望凤凰的鸣叫能唤回太平盛世("唐虞"指尧舜时代),让二老更开心。最后直接点题——祝愿他们的寿命与天地一样长久。这里把家庭幸福与国家昌盛联系起来,升华了祝寿的意义。
全诗最大特点是通篇用凤凰比喻:
- 不直接写"老人",而用"彩凤"显得既吉祥又高雅
- 不直说"生子成才",用"凤雏栖碧梧"的画面含蓄表达
- 连祝寿都化作"遐龄与乾坤俱"的仙家气象
这种手法既避免俗套的"福如东海"之类套话,又通过神话意象让平凡的祝寿有了超凡脱俗的意境,展现出文人贺寿诗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