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舟次图山渚

月映图山暑气收,今年七夕在归舟。
穿针未及临池榭,乞巧何妨倚柁楼。
乌鹊尽从今夜去,银河遥接大江流。
酒醒起坐看牛斗,拟泛灵槎天上游。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述七夕节日氛围和情感的诗。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之时。诗人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泛舟图山渚,有感而发。下面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月映图山暑气收,今年七夕在归舟。” 月亮映照在图山之上,暑气消散。诗人在此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夜晚场景,为七夕营造氛围。诗人选择在这个夜晚乘坐归舟,体验别样的七夕风情。

2. “穿针未及临池榭,乞巧何妨倚柁楼。” 穿针乞巧是七夕的传统习俗,但诗人未能及时临池榭进行穿针乞巧活动。尽管如此,他依然可以在柁楼边乞巧,享受七夕的乐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虽未能完成所有传统习俗,但仍能享受节日的氛围和乐趣。

3. “乌鹊尽从今夜去,银河遥接大江流。” 乌鹊今夜聚集在银河之上,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银河与长江交汇,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诗人用乌鹊和银河这两个元素,进一步强化了七夕的节日氛围。

4. “酒醒起坐看牛斗,拟泛灵槎天上游。” 诗人酒醒后坐起来观赏牵牛星和织女星。灵槎是传说中的木筏,可以通往天上。诗人想象自己乘坐灵槎游览天际,表达了对于浪漫、奇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七夕夜晚的美景和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向往。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传统节日的氛围和浪漫情怀融入诗中,使得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诗人通过乞巧、乌鹊、银河、牛斗等元素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七夕的节日特色,使得这首诗具有浓厚的民俗气息和文化底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