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十曲 其五 可枕溪

山前流水自潺湲,山上幽人高隐閒。
洗耳溪头云作枕,濯缨月下玉为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

前两句"山前流水自潺湲,山上幽人高隐閒"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的场景:山间溪水自顾自地流淌,山上的隐士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自"字用得巧妙,既写溪水的自然流淌,也暗指隐士不受外界干扰的独立状态。

后两句"洗耳溪头云作枕,濯缨月下玉为颜"进一步展现隐士的生活细节:在溪边用清澈的溪水洗耳朵(象征远离世俗纷扰),把白云当枕头;在月光下洗涤帽带(象征保持高洁品格),面容如玉般纯净。这里用"云作枕"、"玉为颜"这样富有想象力的比喻,把隐士超脱凡俗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整首诗通过流水、白云、月光等自然意象,塑造了一个纯净美好的隐逸世界。诗人没有直接说隐士多么清高,而是通过他与自然相处的细节,让读者感受到那种远离尘嚣、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