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壮阔的景象,同时抒发了战乱时期的忧虑和无奈。
开头"春光浩无边"四句用夸张手法写春天阳光普照大地的壮美画面,但笔锋一转,指出曾经游玩的地方现在却战鼓喧天、刀枪林立。这里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和平与战争的巨大反差。
中间"贱贫非所叹"四句直接表达诗人的心境:穷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这动荡年代连个安稳睡觉的地方都没有。诗人时刻担心自己像小船遇上狂风巨浪,随时可能与亲人朋友天各一方。
最后两句借古讽今,提到古代隐士"同谷翁"的哀歌,表面说这种哀叹无济于事,实则暗含更深层的无奈——在乱世中,文人除了写诗抒发苦闷,确实也做不了什么。
全诗用春天美景反衬战乱残酷,通过个人感受反映时代悲剧,语言平实却情感深沉。诗人没有直接批判战争,但通过对个人处境的描写,让读者自然感受到乱世中普通人的艰难与无力。
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