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滕奉使祠

本期苏郑共扬镳,不意芝兰失后凋。
遗老祇今犹涕泪,后生无复识风标。
西陉雁度霜前塞,滹水樵争日暮桥。
追想生平英伟魄,凌云一笑岂能招。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缅怀一位已故的滕姓使臣,表达了深切的追思和敬仰之情。

前两句用"苏郑"(可能指苏轼、郑虔等历史名人)比喻滕奉使生前的杰出,像并驾齐驱的骏马,没想到这样如芝兰般高洁的人也会离世。"遗老"二句说如今年长者想起他仍会落泪,但年轻一代已不了解他的风范,凸显时代变迁中的遗忘。

中间两句用景物寄托哀思:西边山岭飞过秋霜中的大雁,滹沱河畔樵夫在暮色中争渡,这些萧瑟景象暗示着英雄逝去后的寂寥。最后直接抒情:回想他生前的英姿,那凌云壮志般的豪迈气概,如今再难寻觅,就像无法召回逝去的笑容。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景物烘托,将对逝者的追念写得深沉动人。最打动人心的,是写出了英雄被时间湮没的无奈——伟大如他,最终也难逃被后人遗忘的命运,这种对生命局限的慨叹,让诗歌超越个人悼念,具有了普遍的人生感悟。

姚孝锡

徐州丰县人,字仲纯,号醉轩。徽宗宣和六年进士。授代州兵曹。金兵侵雁门,州将议以城降,孝锡投床大鼾,略不为意。后脱身移居五台,不仕。善治生,积粟至数万石,遇岁饥,尽出以赈贫乏,多全活。中年后,以家事付诸子,日与宾朋纵吟山水诗酒间。卒年八十三。有《鸡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