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墙垂薜荔,砌上莓苔,愁痕刚界朱栏。
杏白梨红,次第做尽春寒。
曲池抱阶如镜,问何人、照影窗前。
斜阳地,指茸茸翠草,曾阁秋千。
我本伤春狂客,趁蝶帘燕户,钿坠筝筵。
载酒迟来,花间谁擘蛮笺。
红楼只今已改,觅残题、犹在屏山。
归去晚,听东风,盈路杜鹃。
杏白梨红,次第做尽春寒。
曲池抱阶如镜,问何人、照影窗前。
斜阳地,指茸茸翠草,曾阁秋千。
我本伤春狂客,趁蝶帘燕户,钿坠筝筵。
载酒迟来,花间谁擘蛮笺。
红楼只今已改,觅残题、犹在屏山。
归去晚,听东风,盈路杜鹃。
现代解析
这首《声声慢》描绘了一个春日里充满愁绪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感伤。
上片写景:墙上爬满薜荔,台阶生满青苔,朱红的栏杆上似乎都染上了愁绪。杏花梨花虽然开得灿烂,却依然带着春寒。弯曲的池塘像镜子一样映照着台阶,不知是谁在窗前顾影自怜。夕阳下,曾经荡秋千的地方如今长满了青草。
下片抒情:作者自称是个容易伤春的人,曾经在蝴蝶飞舞、燕子筑巢的时节,参加过热闹的宴会。如今带着酒来迟了,花丛中已无人吟诗作对。当年的红楼已经改变,只能在屏风上寻找残留的诗句。归去时天色已晚,只听见满路的杜鹃啼叫。
全词通过今昔对比,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伤感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欢乐不再的哀愁。最后以杜鹃啼声作结,更添几分凄凉,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深深的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