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魏徵田舍翁词

臣本山东农,臣诚田舍翁。
臣以隋末乱,出仕蒲山公。
蒲山愎谏自用,故臣言不用,臣计不从。
百万粮,一日尽,百万众,一夕空,力屈事去归山东。
臣义不忍弃故土,事仇充,相随西来朝真龙。
先帝不臣识,大臣不臣通。
故臣上书自请安山东。
山东归皇图,授臣洗马之职在东宫。
东宫多不德,兄弟不相容。臣教太子剪黑闼,亲元戎。
又教太子除陛下,太子不臣庸。
太子既死,先帝命臣听陛下处分,臣安敢效匹夫小谅自与逆党同。
陛下以臣尽心所事,赦臣死罪,除臣秘书,登臣政府爵位崇。
臣于是感激,时时进谏开皇衷。
陛下幸而时听臣言,以致四海太平年谷丰。
使陛下功德及尧舜则臣心喜,小有过失则臣心忡。
是以不四年中而有三代风。
陛下初年诚心听谏,故天耳聪。
今听谏不逮昔,故天耳聋。
往以未治为忧,故人心悦。
今以既治为安,故威德隆。
往日用臣言,赐臣以黄金瓮。
天厩骢,辍殿材构臣屋与墉。
今日以人言仆臣墓碑,停臣子婚,为惠胡不终。
喜臣则谓臣妩媚,恶臣则詈臣田舍翁。
陛下不宜以喜怒毁誉损厥躬。
臣荐侯与杜,谓其才略雄,臣岂阿党预知其终凶。
臣录谏疏草,前后三百封。欲使后世知陛下,能听谏,致时雍。
岂欲卖直归过为己功,避嫌焚草徒足恭。
臣幸而身先朝露,使臣不幸,恐不免随比干,侣龙逢。
独不记臣言良与忠,胡为乎会须杀此田舍翁。
田舍翁,岂畏死,但惜陛下既杀张亮,又诛刘洎,剪刈大臣如刈蓬。
臣不愿陛下祠少牢,立仆石,但愿陛下养气质,除内讧,毋以喜怒存诸胸。
大臣无灾帝德穹,社稷无虞王业鸿。
千秋万岁为唐宗,老臣不讳田舍翁。
于乎,老臣不讳田舍翁。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魏徵的口吻,讲述了一个耿直忠臣的职场生存故事,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一个农村出身的打工人,如何在老板(皇帝)喜怒无常的职场里坚持说真话。

核心情节:
1. 草根逆袭: 我本是山东农民,隋末乱世跟错老板(李密),提的建议全被当耳边风,结果公司破产。跳槽到李世民集团后,从基层(洗马)干起,靠真本事升职加薪(秘书监)。

2. 职场生存法则:
- 当太子(李建成)想搞办公室政治时,我劝他走正道,结果太子不听劝凉凉了。
- 新老板(李世民)看我靠谱,给我高薪高职,我就拼命提建议。前几年老板听得进,公司业绩飙升(贞观之治)。
- 后来老板膨胀了,听不进批评,还把我写的建议书当废纸(仆碑停婚),对我忽冷忽热(今天夸我可爱,明天骂我土包子)。

3. 终极忠告:
- 我攒了300多份方案底稿(谏疏),不是想显摆,是想让后人知道:老板肯听劝,公司才能兴旺。
- 就算被杀头(比干结局),我也要说最后一句:别让情绪左右决策,少搞内斗,大唐才能基业长青。

现代启示:
- 打工人版: 在职场要说真话,但要讲究策略。遇到开明领导是运气,遇到昏头老板要留证据(谏疏存档)。
- 老板版: 员工怼你不是拆台,是怕你翻车。今天你砸员工工牌(仆碑),明天可能就没人拦着你犯错了。

诗句金句:
- "喜臣则谓臣妩媚,恶臣则詈臣田舍翁" —— 领导高兴夸你萌,不高兴骂你土。
- "剪刈大臣如刈蓬" —— 开除高管像割韭菜。
- "老臣不讳田舍翁" —— 老子就农民出身,不装了!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我知道说真话会死,但不说会死更多人"的孤勇,像极了现代职场里那些坚持原则的"刺头"员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