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高房山夜图

地位清高眼见宽,尽收风景入毫端。
废宫台榭和歌舞,隔岸江山对月看。
一水中分吴越近,层楼低接斗牛寒。
有声画意吟难了,更把瑶琴膝上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高远的月夜山水图,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胸怀和艺术创作的境界。

前两句"地位清高眼见宽,尽收风景入毫端"是说诗人站在一个视野开阔的高处,把眼前的美景都画进画里。这里既写实景,也暗喻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夜景:废弃的宫殿里仿佛还能听到歌舞声,隔江远望月色下的山川;一条河水分隔开吴越两地,高楼仿佛低得能碰到天上的星辰。这些画面虚实结合,既有眼前实景,又有历史联想,还有夸张的想象,共同构成一幅空灵悠远的月夜图。

最后两句"有声画意吟难了,更把瑶琴膝上弹"最有意思:画本来是没有声音的,但诗人觉得这幅画意境太美,光用诗句都表达不完,干脆又弹起琴来继续抒发。这种"诗不够、琴来凑"的写法,生动表现了艺术家被美景激发出的创作激情。

全诗最妙的是把绘画、诗歌、音乐三种艺术形式自然融合:先有画,再由画生诗,诗不尽意又抚琴,展现了艺术创作的完整过程。诗人通过这种多角度的艺术表达,把月夜山水的美和自己高洁的情怀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张逢原

张逢原,字渊甫,号泉月,海昌(今浙江海宁西南)人。九成曾孙、伯雨祖。宋末通判漳州。宋亡不仕,家有泉月精舍,与高克恭、仇远等人吟咏其中。事见《赵氏铁网珊瑚》卷一三、《珊瑚木难》卷五刘基《句曲外史张伯雨墓志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