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兄学
人意自南北,岂在山与水。
苟非道谊合,对面若万里。
美人赋考槃,于彼河之涘。
作疏动旬朔,音问苦不至。
白露结为霜,百草中夜死。
楚郊鸣寒雁,萧萧无停翅。
日月忽居诸,人生倏如寄。
感兹气候易,耿耿怀宿契。
荒哉鸡坛盟,反顾惟陨泪。
轻薄寒路衢,奔驱竞微利。
变态须臾间,禽兽安所异。
君子德义敦,中路忍忽废。
愿言最始终,相善以没世。
毋为投井心,下石速其毙。
载歌伐木篇,书以谢知己。
苟非道谊合,对面若万里。
美人赋考槃,于彼河之涘。
作疏动旬朔,音问苦不至。
白露结为霜,百草中夜死。
楚郊鸣寒雁,萧萧无停翅。
日月忽居诸,人生倏如寄。
感兹气候易,耿耿怀宿契。
荒哉鸡坛盟,反顾惟陨泪。
轻薄寒路衢,奔驱竞微利。
变态须臾间,禽兽安所异。
君子德义敦,中路忍忽废。
愿言最始终,相善以没世。
毋为投井心,下石速其毙。
载歌伐木篇,书以谢知己。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以及如何在复杂世道中坚守道德初心。全诗用平实的语言道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可以分四部分来理解:
1. 真朋友不在距离
开头就说真正的友谊不在于地理位置("人意自南北,岂在山与水"),如果志不同道不合,就算面对面也像隔了万里。诗人用"美人(指品德高尚的人)在河边写诗"的画面,暗示真挚的情谊需要主动经营,否则容易疏远。
2. 时间会考验一切
中间用"白露成霜""百草枯死""大雁南飞"这些秋天景象,比喻岁月流逝之快。特别提到当初结拜的誓言("鸡坛盟")如今荒废,让人落泪。这里用季节变化暗指人情冷暖的变化无常。
3. 批判功利社会
直接批评社会上那些为小利奔忙的人("奔驱竞微利"),说他们翻脸比翻书还快,与禽兽无异。这种尖锐的对比让读者立刻感受到诗人对虚伪人际关系的厌恶。
4. 呼吁坚守道德
最后强调君子应当坚持道德("德义敦"),友情要善始善终。用两个生动比喻:不要像"往井里扔石头"那样落井下石,而要像《诗经》里"伐木"典故那样真诚互助。结尾点明这是写给知己的肺腑之言。
全诗魅力在于:
- 用"季节变化""动物迁徙"等自然现象比喻人情冷暖,形象好懂
- "当面万里""落井下石"等说法今天仍在用,古今情感相通
- 不空谈大道理,而是通过批评不良现象来反衬真善美
- 最后回归到"珍惜知己"这个永恒主题,引发共鸣
诗人像一位看透世态炎凉的长者,既痛心社会上的虚伪,又坚定地告诉我们:在浮躁世界里,守住真诚的品德和友情才是最珍贵的。
周是修
(1354—1402)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