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书感①

碧汉无尘一色秋,疏星片月淡云⑴收。
霜沾桂树寒香满,露滴⑵桐梢瘦影幽。
几曲微吟依海岸,半空清响起江楼。
谁家玉笛横吹里,却把关山惹⑶客愁(施懿琳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中秋夜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传递出淡淡的思乡愁绪。

前两句写夜空:秋夜天空清澈如洗,没有一丝云彩,只有稀疏的星星和弯月静静悬挂。这里用"碧汉"(青蓝色的银河)和"无尘"突出夜空的纯净,营造出空灵的氛围。

中间四句转到地面景物:霜气浸润的桂树散发着清冷的香气,露珠从梧桐细长的枝梢滴落,投下幽静的影子。诗人沿着海岸低声吟诗,远处江边高楼上传来清越的声响。这里"寒香"与"瘦影"形成巧妙对应,既写实又带着诗人主观感受,把秋夜的清冷感写活了。

最后两句突然插入笛声:不知谁家在用玉笛吹奏,那熟悉的《关山月》曲调勾起了游子的乡愁。这里用音乐作转折,把前面积累的静谧氛围突然点化成情感爆发,让整首诗从写景自然过渡到抒情。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拍浩瀚夜空,再拍地面桂树梧桐的特写,接着是诗人漫步吟诗的近景,最后用突然传来的笛声作为画外音,引出情感高潮。文字清丽不堆砌,在宁静中藏着涌动的情感,正是中秋时节独在异乡之人都会产生的那种微妙心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