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栀子

一痕春寄小峰蛮⑴,薝⑵卜香清水影寒。
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株水边栀子花的清雅之美,读来像一幅夏日消暑图。

前两句"一痕春寄小峰蛮,薝卜香清水影寒"是说:在错落的山石间,栀子花(薝卜是栀子古称)带着春天的余韵绽放,它的清香融入水中,连水影都透着凉意。这里用"一痕春"形容栀子花既保留着春天气息,又暗示它独自绽放的孤清。

后两句"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进一步刻画:栀子花如白玉般莹润,天生自带清凉感,最适合在月光下静静观赏。诗人用"移就"二字很妙,仿佛邀请读者把花盆搬到月光下,共同享受这份超脱炎夏的幽静。

全诗抓住栀子花洁白、清香、耐暑的特点,通过水影、月光等环境衬托,营造出空灵脱俗的意境。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张扬的美——不需要艳丽色彩,只需一捧清水、一缕月光,就能在炎夏中开辟出沁人心脾的诗意空间。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