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不见
凉雨虽寒不成霰,乱丝虽织不成绢。
征妇岁岁望征夫,已去光阴如流电。
春露泽成桃李颜,秋风瘦损芙蓉面。
道远总觉寄书难,敲砧又怯腕力倦。
婵娥弄影射长空,照人欢娱在隔院。
酌酒定自劝金卮,舞袖旋听响玉钏。
妾独寂寞坐空闺,叹息不觉泪如线。
趾离作引如相通,思君冀向梦中见。
征妇岁岁望征夫,已去光阴如流电。
春露泽成桃李颜,秋风瘦损芙蓉面。
道远总觉寄书难,敲砧又怯腕力倦。
婵娥弄影射长空,照人欢娱在隔院。
酌酒定自劝金卮,舞袖旋听响玉钏。
妾独寂寞坐空闺,叹息不觉泪如线。
趾离作引如相通,思君冀向梦中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独不见》是一首描写思妇的孤独和思念之情的诗。接下来,我将用通俗的语言为你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句,“凉雨虽寒不成霰”,描述了初秋时节的景象,凉雨虽带来寒意,但并没有形成雪花。这里的“霰”字指代雪花,预示着一种寒冬将至的感觉。而紧接着,“乱丝虽织不成绢”,则用乱丝无法织成平滑的绢布来形容生活的纷乱和不如意,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纷乱和烦恼。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主人公——征妇的生活状态。“征妇岁岁望征夫”,说明这位妇女长年累月地盼望着远征的丈夫归来。而“已去光阴如流电”,则表达了时间流逝的快速和无情,增加了她的孤独感和焦虑。
“春露泽成桃李颜,秋风瘦损芙蓉面”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公的容颜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天的雨露滋润让她容颜如花,而秋天的寒风则使她面容憔悴。这里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焦虑和思念之情。
“道远总觉寄书难,敲砧又怯腕力倦”,说明主人公想写信给远方的丈夫,但又觉得路途遥远,书信难以抵达。而敲砧时又感到手腕无力,表达了她的疲惫和无力感。
“婵娥弄影射长空,照人欢娱在隔院”,这里用婵娥(即嫦娥)弄影比喻别人家欢聚的情景,与自己的孤独形成对比,更加凸显了主人公的孤独和寂寞。
接下来的诗句,“酌酒定自劝金卮,舞袖旋听响玉钏”,描绘了其他人家的欢乐场景,如饮酒、歌舞,而主人公只能独自寂寞地坐在空闺中。这里的对比更加强烈,突出了主人公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两句,“趾离作引如相通,思君冀向梦中见”,表达了主人公希望通过梦境与丈夫相见,表达了她深深的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强烈的对比,突出了思妇的孤独、思念和无奈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思妇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