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九江府

早发浔阳岸,秋风鸿雁高。
谷容通窈窕,江色变蒲萄。
坚壁雄千雉,危樯舣万艘。
琵琶亭下水,犹似响檀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从九江出发时看到的秋日江景,充满动感与色彩。

开头两句写出发场景:秋风吹拂,大雁高飞,一"早"一"秋"点明时节,鸿雁高飞暗示着旅程的开始。三四句用比喻写山水:山谷幽深曲折像女子般柔美,江水在阳光下泛起葡萄般的紫绿色波纹,把静态景物写得鲜活灵动。

五六句转为雄浑笔调:坚固的城墙像千只雄鸡般威武,无数船只的桅杆密集如林,这两句通过"千雉""万艘"的夸张数字,突显九江作为交通要塞的繁荣景象。

结尾巧妙用典:提到白居易《琵琶行》的琵琶亭,说亭下江水仿佛还在回荡当年琵琶声。这个联想既点出九江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让整首诗在音乐般的余韵中收尾。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天空鸿雁拉到山谷江水,从城墙码头聚焦到名胜古迹,最后以声音作结,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九江的秋色,感受到这座水陆要冲的勃勃生机。诗中"变蒲萄""响檀槽"等新颖比喻,既通俗又传神,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

王翰

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