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牧牛渡水图
儿骑牛,儿骑牛。
两牛渡水当中流,一牛带犊临沙洲。
沙洲泥深没牛足,中流浪高拍牛腹。
长绳坠手衣裹身,前者起顾后俯伏。
牛背攲倾不自由,谁云稳比万斛舟。
待儿出险走平地,画图忽落东海头。
东海头,饭牛之子曾封侯。
两牛渡水当中流,一牛带犊临沙洲。
沙洲泥深没牛足,中流浪高拍牛腹。
长绳坠手衣裹身,前者起顾后俯伏。
牛背攲倾不自由,谁云稳比万斛舟。
待儿出险走平地,画图忽落东海头。
东海头,饭牛之子曾封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骑牛渡水图,通过几个关键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传递出朴素而深刻的生活哲理。
画面分解:
1. 惊险渡水:两个牧童骑牛过河,水流湍急("中流浪高拍牛腹"),一牛还带着小牛在沙洲边挣扎("沙洲泥深没牛足")。牛背摇晃不稳,牧童紧抓长绳、裹紧衣服,前倾后仰保持平衡,说明渡河并不像看起来那么轻松。
2. 画外反思:作者突然插入议论——谁说牛背比大船安稳?("谁云稳比万斛舟")这实际在暗示:表面平静的生活暗藏危机,旁观者容易低估他人处境。
3. 意外结局:牧童脱险后,画面突然转到"东海头",点出放牛娃也能封侯(暗用西汉卫青少时牧牛后成大将军的典故)。这像电影蒙太奇,把眼前场景和历史传奇串联起来。
核心启示:
- 平凡中的英雄主义:牧童与激流搏斗的日常,暗喻普通人面对生活困境的坚韧。
- 命运的反转:结尾用放牛娃封侯的故事,提醒人们不要小看任何正在奋斗的平凡者。
- 艺术的力量:画作凝固了惊险瞬间,让观者通过静态画面感受到动态的生命力。
全诗用白描手法,像连环画一样展开场景,最后用历史典故点睛,让简单的牧牛图有了更深的含义——每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可能创造自己的传奇。
贡师泰
(1298—1362)元宁国府宣城人,字泰甫,号玩斋。贡奎子。国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最。惠宗至正十四年,为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缺粮。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旋为平江路总管。十五年,张士诚破平江,师泰逃匿海滨。士诚降元,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道卒。工诗文。有《玩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