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新笋竹》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竹笋破土而出、茁壮成长的过程,并赋予它高洁坚韧的品格。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前四句)写竹笋的生长状态:
竹笋顶破长满青苔的地面,从矮矮的竹篱边笔直地冒出头来。它的笋壳(箨)随着风雨自然脱落,而深扎地下的竹根却像松柏一样,有着抵御寒冬的坚韧本性。这里用"破土而出"的动态画面,展现了生命力的顽强。
第二层(中间两句)用两个典故展望未来:
"凤管"指传说中用竹制成的箫,能引来凤凰;"渔竿"暗指姜太公钓鱼的典故。诗人说这竹子将来定能做成高贵的乐器,而不该被当作普通渔竿埋没。通过对比,暗示人才终将脱颖而出。
第三层(最后两句)点明主旨:
只要竹子能始终保持节气(既指竹节,也喻气节),终有一天会像传说中的龙竹那样化龙飞升。这里把竹子拟人化,赞美坚守节操的精神,并寄托了对成长蜕变的期待。
全诗妙在将植物生长与人格培养融为一体:从破土(初露锋芒)到脱壳(褪去稚嫩),从深扎根系(积累底蕴)到期待化龙(实现抱负),每个生长阶段都对应着人的成长历程。诗人用竹喻人,鼓励我们像竹子那样脚踏实地、保持气节,终会迎来蜕变升华的时刻。
释道宁
释道宁(一○五三~一一一三),俗姓王,歙溪(今安徽歙县)人。祝发蒋山泉禅师,依雪窦老良禅师。踰二年,遍历丛林,参诸名宿。晚至白莲,参五祖法演禅师,顿彻法源。徽宗大观中,住潭州开福寺。政和三年卒,年六十一。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法演禅师法嗣。《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一百三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