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行山中即目

晓从南冢去,山色尚模糊;
草露行来湿,蛮烟到处无。
泉声随涧转,鸟语隔林呼;
遥望前峰上,朝阳红一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进山的所见所感,用朴素的语言勾勒出山间晨景的清新与生机。

开头两句写天刚亮就出发,山色还笼罩在朦胧中。"模糊"二字很形象,就像我们早起看远处景物时那种似见非见的状态。接下来两句通过细节写出行走山间的真实体验:草上的露水打湿了衣裳,但山里特有的雾气(蛮烟)却意外地消散了。这种反差让画面顿时清晰起来。

五六句开始写声音。溪水声随着山涧转弯忽近忽远,鸟叫声从林子那头传来,就像在和人打招呼。这里用"随"和"隔"两个动词,把静止的山景写活了。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突然望见前面山峰顶上,朝阳已经把一小片天空染红了。这个"红一隅"的描写特别精妙,既点明了时间,又用局部色彩暗示了整个天空即将大亮的过程。

全诗像一组移动的镜头,从朦胧到清晰,从静默到有声,最后定格在那个小小的红色角落。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行走中的细微观察,自然流露出对山野晨光的喜爱。我们读的时候,仿佛也跟着他走了一趟清晨的山路,感受到露水的凉意、泉水的叮咚,最后被那一抹朝阳照亮心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