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种竹歌
香山仙子孤山癖,爱种梅花向明月。
花香月色两空濛,更借琅玕点幽碧。
带雨遥分前浦云,当窗漫凿峰头石。
移来细细记南枝,种去萧萧映香雪。
移时雨候种时晴,透岭披峦重月白。
初照挥锄若有神,再照清标次第出。
一株新栽鸾凤翮,两株对舞蛟龙立。
三株四株几十株,影摇星斗天文坼。
一锄一杯月倒吸,一株一醉风生腋。
当年何数竹林閒,此日真成君子宅。
罗浮梦杳翠凝裳,湘水魂清玉为骨。
尚忆骑鹤崆峒游,翻恨中无此香色。
撇却手中九节筇,和云好共此闲植。
他年酒醒竹成林,分向瑶池配丹阙。
花香月色两空濛,更借琅玕点幽碧。
带雨遥分前浦云,当窗漫凿峰头石。
移来细细记南枝,种去萧萧映香雪。
移时雨候种时晴,透岭披峦重月白。
初照挥锄若有神,再照清标次第出。
一株新栽鸾凤翮,两株对舞蛟龙立。
三株四株几十株,影摇星斗天文坼。
一锄一杯月倒吸,一株一醉风生腋。
当年何数竹林閒,此日真成君子宅。
罗浮梦杳翠凝裳,湘水魂清玉为骨。
尚忆骑鹤崆峒游,翻恨中无此香色。
撇却手中九节筇,和云好共此闲植。
他年酒醒竹成林,分向瑶池配丹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爱梅成痴的人在月光下种竹的浪漫场景,充满了诗意的想象和洒脱的情怀。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头部分(前六句)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和种竹的环境。主人公像香山居士白居易一样超脱,像孤山隐士林逋一样爱梅,现在要在明月下种竹子。月光和花香交织,加上新种的翠竹,构成一幅清幽的画面。
2. 中间部分("移来细细记南枝"到"影摇星斗天文坼")生动描写了种竹的过程。主人公趁着晴雨交替的好时机,在月光下挥锄种竹。随着月光移动,新竹渐渐成形,从一株到几十株,竹影摇曳仿佛能摇动天上的星辰。
3. 结尾部分("一锄一杯月倒吸"到最后)抒发了种竹后的畅快感受。主人公边种竹边饮酒,醉意中仿佛看到竹子化作鸾凤蛟龙起舞。他抛却手杖,期待将来竹林成荫,甚至幻想这些竹子能长到天宫的瑶池边。
这首诗的独特魅力在于: - 把普通的种竹劳动写得如神仙施法般神奇 - 月光、梅香、竹影营造出空灵意境 - 用"鸾凤翮""蛟龙立"等比喻让竹子活起来 - "一锄一杯"的描写展现文人洒脱 - 结尾的瑶池想象将诗意推向高潮
全诗展现了文人雅士将日常生活诗化的能力,把种竹这件小事写得超凡脱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追求"物我合一"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