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安庆时再北游

夜泊淮西郡,寒生客子衣。
酒家临岸闭,野烧映江飞。
云尽月初出,潮平风渐微。
前年城下路,此际正南归。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描述旅人夜泊淮西郡,准备再次向北旅行的诗。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首句“夜泊淮西郡”,描述了诗人夜晚停留在一个叫做淮西郡的地方。这地方在长江的岸边,给人一种宁静又充满未知的感觉。这里的“泊”字透露出诗人是在旅途中的某个夜晚停留休息。

第二句“寒生客子衣”,描述了诗人因为夜晚的寒冷而觉得身上的衣服更加寒冷。这反映出诗人身处异乡,身处寒冷的自然环境中,内心感到了一种孤独和寂寞。这也说明诗人是在旅途中,可能是远行而来,远离家乡和熟悉的环境。

第三句“酒家临岸闭”,描述了诗人看到的景象:岸边的酒家已经关门了。这说明诗人可能是在深夜时分到达这里,当地的商业活动已经结束,大部分人都已经休息。这种情境使得诗人更加感到孤独和寂寞。

第四句“野烧映江飞”,这里的“野烧”指的是野外燃烧的篝火或者其他的火光。“映江飞”则描述了火光倒映在江面上,随着江水流动,仿佛在空中飞舞一样。这样的描述既展示了诗人眼前的自然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心境:在寂静的夜晚,独自观察这种景象,让诗人感到一种孤独和迷茫,同时也激发了他对旅途的好奇和探索的心情。

第五句“云尽月初出”,描述了夜晚的天空景象:云朵散去,月亮开始升起。这是一种自然变化的描述,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即将继续他的旅程。这样的描述让人感觉到诗人开始适应这个新的环境,对新的一天和新的一段旅程充满期待和希望。

最后一句“前年城下路,此际正南归”,诗人回忆起了两年前他沿着这条江向南归家的情景。那时他可能也是在这样的夜晚,在这样的江边停留。而现在,他再次经过这里,准备继续向北旅行。这种对比展示了诗人的心境变化和对生活的感慨。他或许已经习惯了旅行和漂泊的生活,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希望。同时,他也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对于过去和家乡的思念也在心中涌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经历的环境和情感变化。从孤独和寂寞到适应新环境并充满期待和希望的过程,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向往。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和心境变化。

揭傒斯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