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道中二首

老大添身倦,飘零减性豪。
路尘知旱苦,山瘦觉秋高。
若有持衡分,惭无汗马劳。
九原如可作,公瑾笑吾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一位疲惫的中年人在旅途中的感慨,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人生的无奈与自嘲。

前两句"老大添身倦,飘零减性豪"直白地说:年纪大了身体容易累,四处漂泊让当年的豪情也消退了。就像现代人常说的"中年危机",诗人用"倦"和"减"两个简单的字,就让我们看到他被生活磨平棱角的样子。

中间四句是路上的见闻与联想。"路尘知旱苦"写路上尘土飞扬,知道百姓正遭旱灾;"山瘦觉秋高"说草木凋零的山显得更高了,这句特别生动,把秋天山景比作瘦削的人。然后突然转折:如果说人生有公平可言(持衡分),那我真惭愧没立过战功(汗马劳)。这里用对比手法,一边是受苦的百姓,一边是自责无用的自己。

最后两句最妙,诗人想象如果三国名将周瑜(字公瑾)从地下醒来,肯定会笑话我们这些人。这是用历史人物来调侃当下,既表达了对英雄时代的向往,又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力和自嘲。

全诗就像中年人的朋友圈感慨:身体大不如前,看到社会问题却无能为力,只能苦笑着自我解嘲。诗人把这种普遍的人生体验,用旱灾、秋山、历史典故等具体意象表达出来,让读者既能感受到他的疲惫,又能会心一笑——原来古人和我们有着相似的烦恼。

王阮

(?—1208)宋江州德安人,字南卿。王韶曾孙。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对策极言迁都建康以图进取。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整修战备,金人不敢犯。改知抚州。韩侂胄闻其名,特命入奏,诱以美官,遭拒大怒,批旨予祠。归隐庐山以终。有《义丰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