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家秋宴的盛大场景,同时流露出作者作为旁观者的谦卑与向往。
开头两句用"云端楼殿""万灵簇拥"的夸张手法,展现皇宫如天上仙境的巍峨气象,暗含对皇权的敬畏。中间四句工笔描绘宴会细节:阳光驱散晨雾的庭院、北斗星般明亮的帝王宝座、此起彼伏的劝酒声、醉归官员的马蹄轻响,这些画面既有皇家威仪又不失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作者自比"小儒"(卑微文人),坦白自己虽无缘参与这场顶级宴会,却仍忍不住侧耳倾听风中传来的宫廷雅乐。这种"局外人"的视角反而让全诗更真实动人——既展现了普通人对权贵生活的想象与向往,又保持着清醒的自我认知。就像现代人隔着屏幕看明星晚宴,既羡慕又自知不属于那个世界。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