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真一长存,太虚同体,妙门自开。既混元初判,两仪布景,复还根本,全藉灵台。浩气冲开,谷神滋化,渐觉神光空际来。幽绝处,听龙吟虎啸,蓦地风雷。
奇哉。妙道难猜。鲜点化、愚迷成大材。试与君说破,分明状似,蚌含渊月,秋兔怀胎。壮志男儿,当年高士,莫把身心惹世埃。功成后,任身居紫府,名列仙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通过修炼身心、参悟自然之道,最终达到超凡境界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修炼之道(上阕) 开篇用"真一长存"形容人本有的纯净本性,就像宇宙最初的状态。作者认为人需要回归这种本真,通过培养浩然正气(浩气冲开)和内在灵性(谷神滋化),就能感受到神奇的力量(神光空际来)。"龙吟虎啸"这些自然意象,暗示修炼到深处时身心产生的奇妙感应。

2. 悟道之妙(中阕) 用"蚌含明月"、"秋兔怀胎"两个生动比喻,说明悟道就像珍珠在蚌壳中自然形成,又像月影映在秋水上那般玄妙。这里强调真正的智慧不是强求而来,而是自然领悟的结果。

3. 人生境界(下阕) 最后劝诫世人:有志之士不要被世俗污染(莫惹世埃),保持高洁品格。只要坚持修行,终能达到"紫府仙阶"的理想境界——这既是道教的神仙世界,也象征着精神上的至高成就。

全词把抽象的修行过程,用日月山川、龙虎风云等自然意象具象化,让读者能直观感受:保持内心纯净,顺应自然之道,普通人也能获得精神升华。最后"功成后"的展望,给所有追求超越的人描绘了充满希望的修行图景。

张继先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