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荒凉的坟墓,通过秋天的萧瑟景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敬意。
首联“城背一荒坟,秋深木叶纷”直接点明场景:城墙边有一座孤零零的坟墓,深秋时节落叶纷飞。这里用“荒坟”和“木叶纷”营造出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暗示墓主已逝,周围环境也显得冷清。
颔联“无言对峰泖,不死是机云”进一步深化情感。“无言”既指坟墓的沉默,也暗含诗人内心的哀伤。“峰泖”是自然景物,与坟墓形成对比,凸显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不死是机云”则用典故(机云指晋代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才华横溢却早逝)表达墓主虽已离世,但其精神或才华仍被人铭记。
颈联“土湿门人泪,泉埋相国文”转向对墓主生平的追忆。“土湿”既指真实的泥土湿润,也象征门人(学生或追随者)的泪水浸湿了坟墓。“泉埋相国文”暗指墓主生前可能是位高权重或有文采之人,如今他的文章或功绩已被黄土掩埋,令人唏嘘。
尾联“漫漫白雾起,乌泣去犹闻”以景结情。白雾弥漫,乌鸦啼叫,更添悲凉。诗人仿佛还能听到乌鸦的哭声,实际是借乌鸦的哀鸣表达自己内心的伤感,让整首诗的情感达到高潮。
全诗通过荒坟、落叶、白雾、乌鸦等意象,层层递进地渲染出对逝者的哀思,同时赞美墓主的精神不朽。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生死无常、物是人非的苍凉,以及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沈明臣
浙江鄞县人,字嘉则。诸生。偕徐渭为胡宗宪幕僚。有诗名,即兴作铙歌十章,援笔立就,为宗宪激赏。后宗宪以严党下狱死,为之讼冤。继往来吴楚闽粤间。卒年七十余。歌诗约七千余首,有《丰对楼诗选》、《荆溪唱和诗》、《吴越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