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放下公务,到山中寻访隐士的场景,展现了官场与隐逸生活的对比,以及兄弟情谊的温暖。
首联写一位地方官(邦君)坐着豪华马车(画熊车)来到山中,向隐居的老者(翠崖翁)请教治国之道。这里用"侈"字暗示官员生活的奢华,与隐士的朴素形成反差。
颔联解释官员来访的原因:因为兄长惦记着这位像玄真子(唐代隐士张志和)一样的隐士,而不是因为官府里缺少像齐盖公(汉代著名隐士)这样的贤人。说明这次拜访更多是出于私人情谊。
颈联用两个典故表达兄弟情深:"棣华"比喻兄弟和睦,"慈竹"象征母子亲情。千年来兄弟和睦被传为佳话,就像两丛慈竹在清风中摇曳,充满温情。
尾联想象了一个浪漫画面:官员像仙人骑鸾鸟一样时常来拜访这位宣平老隐士,在明月当空的夜晚,还能听到隐士的箫声回荡在山间。这个画面把现实拜访升华成充满仙气的精神交流。
全诗通过对比官场与隐逸、现实与仙境,赞美了超越世俗的兄弟情谊和隐士的高洁品格。语言上运用典故但不晦涩,画面感强,让读者能感受到山中访友的雅致和温情。
陈鉴之
陈鉴之,初名璟,字刚父,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嘉定间漫游京口、临安间。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五)。倪守斋知新安,多有唱和。今存《东斋小集》一卷。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三一。陈鉴之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