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上湘口馆
潇水漫南来,湘川趣东下。
二水始相会,清豪不相藉。
山回石濑出,木老脩烟嫁。
泛泛白蘋洲,林风媚如画。
宿昔感骚愤,幽兴遥相借。
不谓垂老年,羁孤穷山舍。
潮来刺舟去,孤月临清夜。
安得跨鲸鱼,不复人间化。
二水始相会,清豪不相藉。
山回石濑出,木老脩烟嫁。
泛泛白蘋洲,林风媚如画。
宿昔感骚愤,幽兴遥相借。
不谓垂老年,羁孤穷山舍。
潮来刺舟去,孤月临清夜。
安得跨鲸鱼,不复人间化。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湘江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感慨的交融。
前八句是生动的自然画卷:潇水从南面奔涌而来,湘江向东流淌,两条江水交汇却保持各自清澈的姿态。山势回转处能看到急流,古老的树木仿佛与云雾结为伴侣。白蘋洲漂浮在水面,林间微风让景色美如画卷。这里用"清豪不相藉"形容两条江水既交融又独立,就像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相遇却不互相干扰。
后八句转入人生感悟:诗人想起屈原的悲愤,自己的幽静心境与之产生共鸣。没想到垂暮之年,却孤独地困在山中茅舍。趁着涨潮划船离去,只有月亮陪伴这清冷的夜。最后突发奇想:要是能骑着鲸鱼远游,脱离这人间琐碎该多好。这种幻想既浪漫又透着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现实束缚的厌倦。
全诗妙在三个转折:从壮丽的自然景象,到深沉的历史联想,最后落回个人境遇。最打动人心的,是白发老人独对江月时,那份既享受孤独又渴望超脱的矛盾心情。末尾"跨鲸鱼"的想象,就像现代人幻想坐上宇宙飞船,都是对自由的极致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