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

浦口船还系,江头雁已归。
秋林欹一枕,万籁发天机。
咽露沙虫苦,窥窗海月微。
凉宵清不寐,无梦到柴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难眠的场景,充满了孤独与自然的微妙互动。

开头两句"浦口船还系,江头雁已归"用船和雁两个意象,暗示了诗人被"困"在原地的心情——船还拴在岸边,大雁却已南飞,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漂泊感和孤独。

中间四句生动展现了秋夜的感官体验:"秋林欹一枕"写枕着秋林入睡的闲适;"万籁发天机"则突然转向,写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宇宙的奥秘。接着"咽露沙虫苦,窥窗海月微"用虫鸣和月光两个细节,虫声像在哭泣,月光悄悄窥窗,把夜晚写得既凄清又神秘。

最后两句"凉宵清不寐,无梦到柴扉"点明主题:清凉的夜晚清醒难眠,连做梦都回不到家乡的柴门。这里的"柴扉"象征家园,暗示诗人漂泊在外,思乡却不得归的惆怅。

全诗通过船、雁、虫、月等意象,把秋夜的清凉、自然的声响、游子的孤寂完美融合。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孤独",而是让景物替他说话,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让情感更加动人。最妙的是最后"无梦到柴扉",连做梦都回不了家,把思乡之情推到了极致,让每个在外漂泊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