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慧山

龙山慧山两山云,出能为雨入为晴。
云山之气有敛散,敛散之理斯为神。
我庐山下为小隐,云为动兮山为静。
悠然而出物之泽,屹然而峙地之镇。
我见云山善与俱,云山无情不见余。
我比云山多此见,不如一似云山无(宋史能之《咸淳毗陵志》卷二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云与山的互动,借自然景象探讨人生哲理,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

开头用"龙山""慧山"的云雨变化,比喻世事无常——云聚则下雨,云散则天晴。这种自然现象被诗人赋予哲学意味:万物的聚散变化本身就是宇宙的神奇法则。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自我剖白:他在庐山过着隐居生活,观察到云是动态的("动兮")而山是静态的。云飘出来滋润万物,山则永远巍然不动镇守大地。这里用山水画般的笔触,勾勒出动静相宜的田园意境。

最后四句笔锋一转,道出全诗核心:诗人虽然喜爱与云山为伴,但云山终究是无情的自然物,不会回应人的情感。诗人突然醒悟——自己比云山多了"情感"这个负担,反而不如像云山那样超脱自在。这种"放下执念"的顿悟,与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意异曲同工。

全诗妙在将常见的山水景象写出新意,从看云观山的小事中,提炼出"放下我执"的人生智慧。就像现代人看天空发呆时突然想通烦恼一样,传递出"顺应自然,心境自宽"的生活哲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