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舌鸟二首

千愁万恨过花时,似向春风怨别离。
若使众禽俱解语,一生怀抱有谁知。
长截邻鸡叫五更,数般名字百般声。
饶伊摇舌先知晓,也待青天明即鸣。

现代解析

《百舌鸟二首》通过鸟儿的视角,道出了人间共通的孤独与坚持。

第一首写的是"不被理解的苦闷": 春天花开时本该欢喜,百舌鸟却满腹愁怨。它觉得就算所有鸟儿都会说人话,自己的心事依然无人能懂。这就像生活中,我们有时觉得没人真正理解自己,即使身边热闹非凡。

第二首写的是"坚守本分的倔强": 百舌鸟会学邻居公鸡打鸣,能模仿各种鸟叫,但它并不因此投机取巧。就算提前知道天要亮,也坚持等到真正天亮时才叫。这就像现实里,有人明明可以走捷径,却偏要按规矩做事,守住自己的原则。

诗人用鸟说人事的巧妙之处在于: - 把人的情感装进鸟的身体,让常见的鸟鸣有了人情味 - 用"学鸡叫"这个生动细节,暗讽社会上跟风模仿的现象 - "等到天亮才叫"这个动作,默默传递出对底线的坚守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孤独但依然认真"的生活态度。就像现代社会里,很多人也在经历"无人理解"的孤独,但诗中的百舌鸟告诉我们:即使不被理解,也要守住内心的晨光。

无则

生卒年不详。诗僧。《全唐诗》存诗3首,小传云:“无则,五代时人,为法眼文益禅师弟子。”宋《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著录其诗1卷,今不存。检《景德传灯录》卷二五,文益门人有玄则,为滑州卫南(今河南滑县东)人,南唐时住金陵报恩院。疑即其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