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夫徐子云挈家赴任沅江苦忆之至情见乎词

一从衔命去滇池,尽室追随喜复悲。
万里鹧鸪啼落日,千山猿狖袅长枝。
老夫出牧知何地,弱女归期更几时。
幼小未曾违膝下,他乡风物足相思。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丈夫徐子云带着全家去沅江上任,妻子在家思念亲人的心情。

开篇"一从衔命去滇池"直接点明丈夫奉命去云南做官,全家都跟着去了。"喜复悲"三个字特别传神,既为丈夫升官高兴,又为分离而悲伤,把复杂心情写得真实动人。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表现思念之情。"鹧鸪啼落日"和"猿狖袅长枝"这两个画面,一个在黄昏时分听着鹧鸪哀鸣,一个看着猿猴在长枝上晃荡,都透着孤独和牵挂。妻子想象着丈夫在陌生的沅江做官("老夫出牧知何地"),担心年幼的女儿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弱女归期更几时"),这些担忧特别能引起为人父母的共鸣。

最后两句最打动人心。女儿从小没离开过膝下("幼小未曾违膝下"),现在却要在他乡经历风吹日晒("他乡风物足相思")。"足相思"三个字分量很重,说明这种思念已经满到要溢出来了。

整首诗就像一封家书,没有华丽词藻,全是真情实感。妻子对丈夫的牵挂、对女儿的担心,都化作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个画面,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家人分离的痛苦。这种朴实无华却情深意切的表达,正是这首诗最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