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当初共道擎天重。奈天教、垓下风寒,滹沱兵冻。寂寞放翁南园记,带得园柑进奉。怅回首、何人修凤。寄语权门趋炎者,这朝廷、不是邦昌宋。真与赝,可能共。
现代解析
这首《金缕曲》是一首充满历史感慨和时代沧桑的诗词。接下来,我会尽量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为你分析这首诗词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诗词开篇“绝北寒声动,渺黄昏、叶满长安”,描绘了一个寒冷而辽阔的黄昏景象,长安落叶纷飞,给人一种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接着,“云迷章贡”,章贡可能是指某个历史地点,云雾缭绕,更增添了一种迷离和神秘感。
然后,诗人提到“最苦周公千年后,正与莽新同梦”,这里涉及到对历史的评价和对现实的感慨。周公是古代的贤相,这里可能用来象征一种理想或美好的时代。而“莽新”可能指的是新的时代或局面,但诗人似乎并不完全认同这个新时代,觉得它与周公的时代相比有所欠缺。
接下来,“五十国、纷纷入中”,似乎在描述国家的分裂或变化。“摇飏都人歌郿坞”,城市里的人歌唱着关于郿坞的事,郿坞可能是一个与历史和现实有关的地方或事件。诗人接着问:“问何如、昨日崧高颂”,似乎在问人们如何看待这些变化,是否还像昨天那样歌颂崧高(可能是指某个值得尊敬的人或事)。
再后来,“胪九锡,竟谁风”,这里涉及到对权力的评价和思考。“胪九锡”可能是古代的一种礼仪或权力的象征,诗人似乎在问在这个时代,谁才是真正的风云人物。
中间部分,“当初共道擎天重”,人们曾经共同认为某个事物或人是重要的。“奈天教、垓下风寒,滹沱兵冻”,然而现实却是天寒地冻,人们遭受苦难。这里的“垓下”和“滹沱”可能是指具体的地点或事件,诗人通过这些来反映当时社会的艰难情况。
接着,“寂寞放翁南园记,带得园柑进奉”,这里的“放翁”可能是指陆游,南园记可能是他的著作。“带得园柑进奉”可能是在说有人带着园中的柑橘来进贡,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人情世故。
最后,“怅回首、何人修凤”,“修凤”可能指的是整顿时局,恢复昔日的繁荣。诗人感慨地回顾过去,觉得没有人能够整顿时局,恢复昔日的美好。“寄语权门趋炎者,这朝廷、不是邦昌宋”,“邦昌宋”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朝代或时期,诗人似乎在告诫那些追逐权势的人,现在的朝廷已经不是那个时期了。最后的“真与赝,可能共”,涉及到对真实和虚假、共存与否的思考,可能是对整个时代的评价和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充满了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历史、现实和人事的评价,表达了自己对时代和社会的看法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