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几仲被①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用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原误作迈)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 其六
与君期岁寒,穷坚老当壮。
相从茅茨下,不羡凌烟上。
仲由志亦陋,伤哉生无养。
岂知众所忧,箪瓢有佳况。
相从茅茨下,不羡凌烟上。
仲由志亦陋,伤哉生无养。
岂知众所忧,箪瓢有佳况。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前四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张几仲的深厚友情:他们约定要像松柏一样经得起严寒考验,年纪越大越要坚强。宁愿一起住在茅草屋里,也不羡慕那些功成名就、画像被挂在凌烟阁上的大官们。这里用"凌烟上"代指功名利禄,说明他们更看重精神上的富足。
后四句借古人的故事来表达生活哲理:孔子弟子仲由(子路)虽然志向不高,但最遗憾的是生前没能好好奉养父母。诗人认为,普通人担忧的衣食问题其实不算什么,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的简朴生活,反而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这里用"箪瓢"的典故,赞美了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全诗语言朴实,通过对比富贵与清贫、世俗追求与精神满足,表达了诗人看重真情、安于清贫的价值观。这种不慕荣利、重视内在修养的思想,在今天依然能给我们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