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面对春天美景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自嘲。
前两句写春天美景当前,诗人却像无根的沙鸥一样漂泊,内心充满惭愧。这里用"沙鸥"比喻自己居无定所的处境,与眼前热闹的春景形成对比。
中间四句用两个历史人物表达自己的处境:像嵇康这样放荡不羁的人本不适合做官,但现实却不得不为;像李广这样有才能的人未能封侯,暗示自己怀才不遇。"黄尘乌帽"写官场奔波,"白饭青刍"写简朴生活,都透露出无奈。
最后两句以敬亭山的云鸟自比,表示虽然处境艰难,但内心依然保持自由。诗人说不如放下包袱,像骏马一样尽情游玩,表达出超脱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
全诗通过对比春景与漂泊、历史典故与现实处境,展现了知识分子在仕途与隐逸之间的矛盾心理,最终以豁达的态度寻求精神解脱。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容易引起现代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共鸣。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