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傅吴令斋榻

棐榻聊爰处,蒲团半借禅。
梦将蕉鹿辨,德以木鸡全。
欹枕看山月,披襟嗽石泉。
好携青琐去,莫问管宁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雅士在简朴生活中的闲适情趣和超脱心境,用贴近生活的比喻传递深刻哲理。

首联写生活环境:用枣木做的简陋床榻(棐榻)和蒲草编织的坐垫(蒲团),暗示主人不追求奢华,半是生活用具,半是参禅道具,体现淡泊自在的生活态度。

颔联用两个典故表达人生感悟: 1. "蕉鹿辨":借用"蕉叶覆鹿"的典故(古人梦见鹿藏在蕉叶下,醒来分不清梦境现实),暗指人生虚实难辨,不必过分纠结真假得失。 2. "木鸡全":出自《庄子》,训练到极致的斗鸡像木鸡一样呆滞却所向无敌,比喻真正的修养是收敛锋芒、返璞归真。

颈联写日常闲趣:斜靠枕头赏山间明月,敞开衣襟畅饮石缝清泉,两个动作画面感极强,展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洒脱。

尾联表明志向: - "青琐"指官署门窗上的装饰,象征功名,但诗人说"好携去",暗示能随时放下; - "管宁穿"用三国名士管宁坐穿木榻苦读的典故,反其意而用——不必学管宁刻意苦修,顺其自然才是真境界。

全诗精髓:通过简朴物象和生动典故,传递"淡泊中有真趣,自然处见修为"的生活哲学。诗人并非消极避世,而是用轻松姿态面对纷扰,在寻常事物中悟出生命智慧,这种"接地气的超脱"正是打动现代读者的关键。

张元凯

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