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掩金觞,横玉箸,生怕别离又。
听到骊驹,还是絮飞骤。
惯消车毂牵魂,鞭丝摇梦,对残月、晓风杨柳。
断肠后。
凭问此度分襟,重泉尚知否。
飘瞥灵衣,天半枉回首。
早知槿艳无多,便应日日,向纸阁、芦帘厮守。
听到骊驹,还是絮飞骤。
惯消车毂牵魂,鞭丝摇梦,对残月、晓风杨柳。
断肠后。
凭问此度分襟,重泉尚知否。
飘瞥灵衣,天半枉回首。
早知槿艳无多,便应日日,向纸阁、芦帘厮守。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离别时的痛苦与后悔,情感真挚动人。
上片描写离别场景:放下酒杯、搁下筷子,因为最怕离别时刻到来。听到离别的歌声(骊驹),就像柳絮突然纷飞那样让人心乱。习惯了车轮转动带走思念,马鞭挥动搅碎梦境,只能对着天边残月和晨风中的杨柳发呆——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离别时的不舍与惆怅。
下片转为痛彻心扉的悔恨:离别后肝肠寸断,想问这次分别,九泉之下的人是否知晓?突然看见逝者衣衫在天边飘过,却只能徒然回首。早知道木槿花般的美好如此短暂,就该天天在那简陋的纸窗芦帘小屋相守——这里用"槿艳无多"比喻美好时光短暂,用"纸阁芦帘"反衬出平凡相守的可贵。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三句的醒悟:我们总在失去后才懂得,最珍贵的不是富贵荣华,而是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日常相守时光。这种"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悔悟,让这首百年之前的词作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