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按郡志,涪溪侧十里有瀑布,泻出两峰间,垂数十丈,号水帘洞。其侧有亭,山谷榜曰奇观

一水飞空,揭起珠帘全幅。
不须人卷,不须人轴。
一点不容飞燕入,些儿未许游鱼宿。
向山头、款步听疏音,清如玉。
三峡水,堪人掬。
三汲浪,堪龙浴。
更两边潇洒,数竿修竹。
晓倩碧烟为绳束,夜凭新月为钩曲。
问当年、题品是何人,黄山谷。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瀑布画卷,语言生动形象,充满想象力。

上片开头就用"一水飞空"四个字,把瀑布从天而降的动态美写得活灵活现。"珠帘全幅"的比喻既写出了瀑布的晶莹剔透,又暗示了它像帘子一样垂挂的形态。接着用两个"不须人"强调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需要人为修饰。"飞燕不入"、"游鱼不宿"的描写,突出了水帘的密实和水势的湍急。最后用"清如玉"来形容水声,把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十分巧妙。

下片先用两组排比,把这里的山水与三峡、龙浴相提并论,凸显其不凡气势。"潇洒"的修竹为画面增添了雅致的韵味。最有趣的是把晨雾比作捆扎瀑布的绳子,把新月比作垂钓的鱼钩,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景物顿时鲜活起来。结尾点出题字人是黄庭坚,既交代了背景,又暗含对前辈文人的敬意。

全词最大的特点是用一连串新颖贴切的比喻,把静止的景物写得灵动飞扬。作者不是简单记录眼前所见,而是用诗人的眼光重新诠释自然,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瀑布的壮美与山林的清幽。这种化静为动、寓情于景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何师心

宋资中人。孝宗淳熙间知叙州。因土酋起事,修战守之具,置锁崖岸以保居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