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晚得雨

疏雨洒池竹,雨斜竹已垂。继以微风度,门馆生凉时。

细点湿窗纸,馀飔飏书帷。瓶花如新润,炉烟惟清丝。

于焉遂延伫,数语不成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雨后清凉惬意的场景,语言清新自然,像一幅水墨小品画。

前四句像镜头缓缓推进:稀疏的雨点斜落在池塘边的竹子上,竹子被雨水压弯了腰。接着微风轻轻吹来,整个庭院顿时凉爽起来。"洒""斜""垂""度"这几个动词用得特别生动,让雨和竹都活了起来。

中间四句聚焦细节:雨点细细地打在窗纸上,微风掀动书房的帷帐。插在瓶中的花朵沾着雨露显得新鲜水灵,香炉里升起的烟像丝线般纤细。这里"湿""扬""润""清"几个字用得精准,把雨后湿润清新的感觉写活了。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诗人沉浸在这份清凉中驻足停留,想说点什么却写不成诗。这种"欲言又止"的感觉反而最妙,就像我们遇到特别美好的时刻,反而会词穷一样。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画面感强,每个细节都像特写镜头;二是动静结合,雨落、风吹、烟飘都是动态,但整体氛围又是宁静的;三是留白艺术,最后不说透,让读者自己体会那份夏日雨后的舒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