昉著灸数朝废吟累日继披佳什莫匪正声亦贡七章补为十首学颦之诮诚所甘心 其五
平生荣遇更谁如,窃位妨贤四纪馀。
昔冠北门诸学士,今先南省六尚书。
演纶岂有文章称,调鼎仍惭绩效疏。
弭役销兵恨无策,退朝长是闭门居。
昔冠北门诸学士,今先南省六尚书。
演纶岂有文章称,调鼎仍惭绩效疏。
弭役销兵恨无策,退朝长是闭门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李昉晚年对自己仕途生涯的反思,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心境。
前两句"平生荣遇更谁如,窃位妨贤四纪馀"是自嘲:我这辈子得到的荣耀待遇没人能比,但占据高位阻碍贤人晋升已经四十多年了。这里的"窃位"不是真说自己是小偷,而是谦虚地说自己不配这个位置。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写仕途变化:年轻时在北门(皇宫)当学士很风光,现在老了在南省(尚书省)当六部尚书却力不从心。承认自己写公文没什么文采,处理政务也缺乏成效。"演纶"指起草公文,"调鼎"比喻处理国家大事。
最后两句流露无奈:想减轻百姓劳役、削减军队却想不出好办法,只能下班后关起门来独自发愁。这里的"弭役销兵"透露出作者其实心系百姓,只是无能为力。
全诗亮点在于: 1. 真诚的自我解剖,不摆官架子 2. 用"闭门居"这个生活细节生动展现内心苦闷 3. "妨贤""惭绩效"等词显示作者的责任感 4. 对比手法(昔/今)强化了岁月流逝的感慨
这种高级官员退休前的坦诚自省,在今天看来依然能引发共鸣——每个职场人到了一定阶段,可能都会面临类似的成就与遗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