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理安寺憩松颠阁
蹴霞上层峦,屈曲缘萝磴。径转得名蓝,杰阁敞虚夐。
万象入周眄,群籁息清听。茶臼石廊鸣,鹤梦闲房醒。
历境不在高,要由立根定。郁郁青松姿,岂与孤花竞。
天风响泬寥,上界笙箫应。何当携素琴,来和花间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在理安寺游玩时所见所感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的宁静。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的意境,理解其中的精髓和魅力吧。
诗的开头两句“蹴霞上层峦,屈曲缘萝磴”,诗人仿佛是一位轻盈的舞者,踏着飘渺的云霞,沿着曲折的藤蔓小径,一步步向上攀登,来到了高高的山峦之上。这里,“蹴”与“缘”两个动词生动地刻画了诗人轻盈的脚步和攀援的姿势,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接着,“径转得名蓝,杰阁敞虚夐”,诗人沿着曲折的小路转过几个弯,眼前豁然开朗,寺庙映入眼帘,它高高矗立,气势非凡。这里的“名蓝”指的是著名的佛教寺院,而“敞虚夐”则形容寺庙宽阔而空旷,仿佛与外界隔绝,给人一种宁静而宽敞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万象入周眄,群籁息清听”,诗人站在高处,四周的景物尽收眼底,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视野之中;同时,四周的自然声音也悄然静止,只留下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寂。这里,“万象”指万物,“周眄”则意为纵观四周的景象,而“群籁”则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如风声、鸟鸣等,“清听”则是一种清静的聆听状态,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茶臼石廊鸣,鹤梦闲房醒”,这几句通过描述茶臼石廊的声响和鹤梦的唤醒,进一步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神秘。茶臼石廊的声音可能是清脆的,也可能是一种深沉的回响,而鹤梦的唤醒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觉醒,仿佛有一种超脱世俗的力量在指引他前行。
“历境不在高,要由立根定”,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禅理的理解。他并不强调登高望远,而是注重内心的坚定与稳固。立根定心,才能在任何境遇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郁郁青松姿,岂与孤花竞”,这两句通过对青松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坚韧与独立,青松虽然高耸入云,但并不与孤零零的花朵竞争,而是以自己的姿态傲立于世。这里,青松象征着诗人的内在品质,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价值的坚持与追求。
最后一句“天风响泬寥,上界笙箫应”,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意境。天风响彻天空,给人一种遥远而空灵的感觉,而“上界笙箫应”则暗示了诗人仿佛听到了来自天界的和谐之声,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颂,也是诗人内心平静与和谐的写照。
整首诗以理安寺为背景,通过对山峦、松树、鹤梦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心中宁静、坚毅的禅意。诗人在游历中不仅欣赏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更达到了心灵的净化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