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偈子用简单的自然景象,道出了深刻的禅意。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动态转静态的画面:浮云散去,水面波纹平息,月亮完整地倒映在水中。这里用"天上玉蟾"(月亮)和"水底圆"的对应,暗喻人心与外境的和谐统一。
后两句转入哲理思考:当一切归于纯净安宁时(皎洁湛寂),这种超越语言的体验该如何传递?诗人用反问的形式,点出禅悟的不可言说性——真正的领悟就像水中月影,只能静观体会,无法用言语准确描述。
全诗妙在将抽象禅理具象化:云散波止喻妄念熄灭,水月相映喻心境澄明,最后留下一个开放式思考,邀请读者自己去感受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神境界。就像我们突然看懂某个道理时,那种豁然开朗却说不清道不明的状态,正是这首诗想表达的。
释惟清
释惟清(~一一一七),字觉天,号灵源叟,俗姓陈,武宁县(今属江西)人。住隆兴府黄龙寺。为南岳下十三世,黄龙宝觉心禅师法嗣。徽宗政和七年卒,赐号佛寿。《禅林僧宝传》卷三○、《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今录诗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