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后蜀中地区的凄凉景象和百姓的苦难。
开头用"酋马渡泸水"展现敌军轻松入侵的场景,暗示朝廷防御薄弱。"几年期凤阙"与"一日破龟城"形成强烈对比,突出战败之迅速。中间部分通过"有征战"和"无死生"的普遍性,揭示战争对每个家庭的摧残。"人悲"与"鸟喜"的对比更显荒凉——百姓回到满目疮痍的故乡,只有鸟儿为找到空营而欢喜。
后四句聚焦战后人心的变化:年轻人勉强安定,朋友间仍心有余悸。最动人的是末句,诗人说自己经历劫难后,连作诗都像猿猴哀鸣般苦涩。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把战争创伤转化为艺术表达。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用白描手法如实记录战乱创伤,通过鸟兽、亲友等日常意象,让读者感受到战争最真实的痛。特别是最后将诗歌创作比作猿啼,道出了艺术创作与生命体验的深刻联系。
马乂
马乂,宣宗时人。生平不详,仅留下作品 《蜀中经蛮后寄陶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