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玉山中牡丹有感

摇摇红雾一枝斜,看舞东风两髻娃。
堪笑年年未归客,借人池馆赏春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又略带自嘲的春日场景。

前两句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呈现画面:一枝红牡丹在风中轻轻摇摆,像一团晃动的红雾;旁边梳着双髻的小姑娘正开心地随着春风起舞。这里用"红雾"形容牡丹的浓艳,"两髻娃"的活泼与花朵的摇曳形成有趣的呼应。

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突然跳出画面自嘲:我这个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真可笑啊,居然要借别人家的园子才能欣赏春天。这种反差制造出强烈的感染力——眼前的热闹春色越美好,就越凸显出诗人无处归依的孤独。

全诗妙在把三种元素自然融合:牡丹的艳丽是视觉享受,孩童的舞蹈是生命活力,而诗人的感慨则是深沉的人生况味。我们既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又能体会到成年人在热闹中的那份疏离感,这种复杂而真实的情绪让诗歌格外动人。

于立

南康庐山人,字彦成,号虚白子。博学通古今,善谈笑。不求仕进,以诗酒放浪江湖间。有《会稽外史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