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关心民生的官员努力恢复农业生产的场景,语言朴实却充满感染力。
前两句直接点明背景:连年战乱和苛捐杂税让农民穷困潦倒("兵饷瘠吾农"),现在派来了一位仁厚的长官("仁侯")要带大家重获丰收。这里用"瘠"字生动表现了农民被剥削得骨瘦如柴的惨状。
中间四句用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治理成效:官员的办公室一尘不染("燕寝书清"),暗示其清廉勤政;螺江两岸春意盎然("春满泽无穷"),农田灌溉充足;百姓在官员诗教熏陶下变得知书达理("诗陶幽雅"),社会风气重归上古周朝的淳朴("文续周书")。这些描写虚实结合,既有具体景物,又暗含对官员德政的赞美。
最后两句特别有趣:随行的副官("别乘")自嘲没带农具("无锸地"),却跟着长官深入山区劝农耕作。这个生活化细节既表现了官员们身体力行的务实作风,又通过"山中"暗示他们不辞辛劳走访偏远地区,比直接说"勤政爱民"更有说服力。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而是用"春满泽无穷"这样充满画面感的句子,让读者仿佛看到江水滋润农田的景象。通过"燕寝书清"与"山中劝耕"的对比,塑造了一个既廉洁办公又深入基层的官员形象,比单纯歌功颂德更打动人心。
刘崇卿
刘崇卿,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进士(清乾隆《晋江县志》卷八)。官通判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