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灶山

三灶霏微翠欲连,浮云飞动似炊烟。
孙虞应是难增减,长伴貔貅宿海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海边山景的动态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想象力。

前两句"三灶霏微翠欲连,浮云飞动似炊烟"用生动的比喻勾勒出山色与云霞的交融。三灶山的青翠山色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仿佛要连成一片;飘动的浮云就像袅袅升起的炊烟。这里把自然景观比作人间烟火,让雄伟的山景顿时亲切起来。

后两句"孙虞应是难增减,长伴貔貅宿海边"运用典故增添深意。孙虞可能指古代隐士,暗示山景的永恒不变;貔貅是传说中的猛兽,在此比喻守护海疆的将士。诗人将静谧的自然景观与守卫边疆的将士联系在一起,赋予山水以人文情怀。

全诗短短四句,却包含了三个层次:先描绘云雾缭绕的青山,再以炊烟比喻浮云,最后将永恒的山景与戍边将士相联系。通过由景入情的写法,把普通的山景写出了新意,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完美结合。

黄瑜

黄瑜,字廷美,自称双槐老人,香山(今属广东)人,生卒年不详。约明孝宗成化中前后(1470年前后)在世,景泰七年(1456年)举人。他参加会试的时候名列乙榜,因为不愿去做不官,于是去做太学生,但接连几年参加会试仍没考中进士,只好由小官做起,后来曾升迁为惠州府长乐县知县。他做县官政绩颇佳,百姓也颇拥戴他。但他性情则刚直不阿,与上级关系处得不好,屡次得不到升迁,作了十五年知县后弃官不做,回到广州会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