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雨后与好友登楼赏景的闲适场景,充满了清新自然的意境和文人雅趣。
前两句写的是:在悠闲的心情中与好友相聚,闷热的暑气被一场雨冲散了。这里用"情闲"和"悦良朋"点明了轻松愉悦的氛围,而"溽暑消"则让人感受到雨后凉爽的舒适。
中间四句是细腻的景物描写:
- 远处水面上的浮萍像小青点般随水流去
- 暮色中的柳堤上,翠绿的柳丝低垂
- 傍晚的薄雾透过稀疏的树林飘向远方
- 柔嫩的花草散发着芬芳,仿佛在等待迟迟升起的明月
这些画面由远及近,从水面到堤岸再到树林,最后聚焦在花草上,像一组慢慢推进的电影镜头。诗人用"青点小"、"翠丝垂"这样生动的比喻,让景物显得格外鲜活。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受:在这开阔的景色中,思绪也变得清明,从高处的楼阁静静俯瞰,与友人一起联句作诗。这里"瞰观遥阁"的视角,把前面的所有景物都收束在一个整体画面中。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淡雅的笔触勾勒出夏雨过后的清凉世界。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描写,传递出与友人共处的惬意心情。特别是"轻烟"、"嫩卉"这些轻柔的意象,更增添了宁静悠远的意境。
桑正国
桑正国,号虚斋(《回文类聚》卷三),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清雍正《高邮州志》卷七)。今录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