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场景,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
第一句"曾梦春塘题碧草"说的是诗人曾经在梦中来到一个春天的池塘边,在碧绿的草地上题诗。这里的"春塘"和"碧草"都是充满生机的意象,给人一种温暖、美好的感觉。"题"字用得巧妙,既表现了诗人的文人雅趣,又暗示了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梦境。
第二句"偶来雾夕看红蕖"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雾气朦胧的傍晚,偶然看到了盛开的红荷花。"雾夕"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红蕖"即红莲,在雾气中显得格外娇艳动人。"偶来"二字透露出一种随性、闲适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梦"与"偶"的对比,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交融。梦中是春日碧草,现实是雾中红莲,都是美好的景致,但各有特色。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把两个不同时空的画面巧妙地连接在一起,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诗意。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最平常的景物,写出了最动人的意境。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只是简单地把梦境和现实中的两个画面并置,就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诗意。
薛绍彭
河中万泉人,字道祖,号翠微居士。薛向子。哲宗元祐元年官承事郎、监上清太平宫。历少府监丞,累官秘阁修撰、知梓潼路漕。工书,擅行、正、草诸体,取法晋唐,格度严谨,自成一家。与米芾为书画友,书法并称“米薛”。